科學膳食?不,你可能正陷入飲食誤區
目前我國慢病在快速上升,影響慢病最重要的、可糾正的危險因素是:不健康飲食和能量攝入過量,缺乏體育鍛煉,以及吸煙及過量飲酒。其中最容易改變因素,就是均衡健康的膳食。由于攝入營養不均衡,造成超重肥胖的人群快速增長,合理科學的膳食非常重要。合理膳食首先要避開誤區。
五大飲食誤區
誤區一:雞蛋內含有大量膽固醇,中老年人不宜食用
真相:每天一個雞蛋是身體需要,不讓吃雞蛋是因噎廢食
一般人不敢吃蛋黃,覺得蛋黃里面有大量的膽固醇 ,其實雞蛋的營養多數都在蛋黃里,且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營養。
大量研究證明每天吃一個雞蛋不會增加冠心病、卒中的風險。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把雞蛋的推薦改為每天吃一個,或每周吃六個。
不吃雞蛋或只吃蛋清、不吃蛋黃,可能失去很多必需的營養素(維生素A、D、B2、E、鈣、磷、硒、卵磷脂等)。
誤區二:水果是零食,平時可吃可不吃
真相:水果應成每頓飯的必備成分
有人認為水果是零食,有人覺得熱量高、含糖高,其實不然。常吃的水果,熱能比我們常吃的一般食物低,例如二兩米飯110千卡,常吃的水果平均熱能只有45千卡。另外,從升糖指數來看,升糖指數較高的還是米面類,平常吃的水果是低的升糖食物,糖尿病可以吃水果,只是要控制總量。
研究表明,常吃水果的人能夠降低中風、冠心病的發病風險。美國癌癥協會分析,經常吃水果的人肺癌死亡率明顯降低。所以經常吃水果是科學膳食方式,應把水果作為必備飲食,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誤區三:植物油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不會加重動脈硬化,多吃無妨
真相:不控制植物油攝入量,同樣會導致健康問題
植物油雖是素油,但其產生的能量與動物油一樣,每1克植物油產生9千卡能量,不控制植物油,同樣可導致能量攝入超標,造成體內能量過剩,引起超重、增高血脂,甚至是動脈硬化。
誤區四:牛奶致癌,豆漿能代替牛奶
真相:一杯奶鈣含量等于10杯豆漿,豆漿不能代替牛奶
很多人聽到關于牛奶的謠言,有的說致癌,有的人說不喝奶了,用豆漿代替。其實,按照食物成分表,豆漿含鈣10毫克/100克,只有牛奶1/10。
誤區五:軟飲料可當飲用水喝
真相:軟飲料基本都含糖,易導致肥胖,引發Ⅱ型糖尿病
美國總結出,近30年軟飲料給兒童增加了20%的體重,造成兒童的超重肥胖。歐盟的法律規定學校及其周圍不得設立軟飲料自動售貨機。國際社會研究表明即便是成人經常喝軟飲料也會增加Ⅱ型糖尿病的風險。
- 精英集結!直擊“第十屆中國... 2019-06-20
- 第十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于2019年6月19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盛大開幕。展會展出總面積達200,000平米,匯集2,50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