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發展臨床營養科的前瞻性和必要性
對于提升民眾的營養水平來講,醫院是非常重要平臺,甚至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為何營養科對于醫院來講如此重要?
新醫改的方向
營養治療是提高床位周轉率、治愈率,降低藥占比及醫療支出的有效途徑,其在疾病的防治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臨床危重癥病人救治的基礎手段之一。
臨床營養治療的實施,降低病人的醫療費用,縮短病人住院時間,有助于病人的康復,符合醫改政策也節省了醫療資源。
2013年8月,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全方位勾勒了中國發展大健康產業的脈絡方向,表明了大健康產業在中國國家戰略中的重要位置;
2013年,國家衛計委頒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第一次明確其食品法律地位,突破產業瓶頸;
2015年4月,新食品安全法首次將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生產和品質納入其管理范圍,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在中國的發展保駕護航;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提高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
2019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重大疾病防治,提升殘疾預防及康復服務水平”的指導思想,強調了康復治療中營養的重要性,康復期營養干預與患者康復中的營養管理將作為康復服務水平的重要評判標準。
據新華社消息,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臨床營養的“短板”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臨床營養學科長期落后于其他學科的發展。目前,面臨機構設置不健全、人才隊伍不合理、學科定位不明確、診斷技術落后、干預技術缺乏等諸多問題。臨床營養作為疾病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對于醫院或對于國家,都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成為醫療服務“木桶”中的“短板”。
所以,這塊“短板”如何加長是值得醫院重視的?,F代醫學迅猛發展,臨床營養已進入分子營養學時代,利用特殊營養素和調控因子減輕基因表達及整個機體代謝,對于臨床營養治療和支持的進一步深化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只有大約4000名臨床營養師,平均每32.5萬人才有1名,其中不到1/3的人才真正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與一些發達國家相差甚大。據了解,日本每330人就有1名營養師,美國注冊營養師多達9萬多名。
疾病譜的變化
根據調查,我國疾病譜已從解放初期排位第一的各類傳染病變成現在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的疾病,而這些疾病又與人們不合理營養( 營養不足或過剩) 有密切關系。目前,這類疾病還隨著經濟的發展發病率逐步升高。因此,應加強臨床營養學科建設,以適應疾病譜的變化。
近十年來,我國慢性病,包括心腦血管病、腫瘤及糖尿病等營養代謝性疾病的發病十分迅速,客觀上說,醫學營養學近年在國內一些大醫院逐漸受到重視。在醫院中需要接受營養治療和營養監測的病人很多,不少危重病人在接受臨床治療的同時,接受了營養治療,從而提高了醫療效果。
作為具體實施營養治療和營養監測的機構──營養科在現代化醫院中的作用就不單是解決住院病人吃飯這么個簡單的問題,它還涉及到營養醫療、疾病預防、健康教育、康復醫學等諸多領域,它是臨床醫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臨床營養學在臨床醫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臨床營養學是研究營養與疾病關系的一門科學,包括疾病的營養代謝、營養治療以及營養預防?,F代概念的臨床營養包括胃腸內營養和胃腸外營養,都是適應現代臨床治療需要而發展起來的。
現代醫學模式中,藥物治療、護理和營養缺一不可。就外科而言,合理的營養支持可以降低病人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器官功能,增強抗手術和麻醉的耐受力,對嚴重創傷、感染等應激狀態病人,合理的營養支持能減少并發癥。以合理的營養治療,營養支持逐漸成為臨床治療的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國醫師博士在國際上臨床營養學經過兩次較大的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挽救了成千上萬的危重病人。
世界醫學界已公認:醫療、護理、營養是臨床治療的三大重要環節,而營養治療是疾病的基礎治療,在疾病發生、發展、轉歸的全過程發生作用。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正確的營養支持和營養治療與臨床各部門密切配合,能顯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病床周轉率,減輕患者痛苦,節約大量醫藥費。
國際上對臨床營養師的要求是按醫院床位來折算,大約150~200張床位就需要有一個營養師。
營養治療是一切臨床治療的基礎,正確的營養治療是其他臨床治療是否有效的保障。營養治療的效果表現在:
1、維持昏迷病人、無法進食的病人和老年人的生命;
2、使病人能夠耐受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
3、使呼吸衰竭病人盡快脫離呼吸機進行自主呼吸;
4、控制糖尿病的發展;
5、延遲慢性腎功能衰竭開始血液透析的時間;
6、治療克隆氏病和慢性炎性腸道疾??;
7、維護腸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使全身性感染得以控制,最終使得病人減少抗生素的用量、減少靜脈營養的用量,加快康復、縮短住院時間、節約總體治療費用。
國外臨床營養現狀
現在美國70%以上的醫院設有由醫師、臨床營養師、藥劑師和護士共同組成的“營養支持小組”,對病人實行腸道和靜脈營養支持。
美國排名第一的腫瘤醫院,2011財年醫療營業收入27.3 億美元、住院人數2.5萬人、平均開放床位數594張、平均住院時間7.15天、臨床營養師人數48人(含管理和后勤人員6人、住院部9人、ICU病房7人、門診16人、分院 4人、營養技師6人),平均每12.4張床位1個營養師。
國內臨床營養發展現狀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南京、北京、上海等地為了解決一些外科病人存在的營養不良問題,已開始進行了腸道和靜脈營養工作,這與西方發達國家同步。
可是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臨床營養工作在發達國家已得到了普及,可在國內一直是踏步不前,目前還仍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
臨床營養對病人、醫院、社會多方共贏
調查顯示,在營養不良的住院病人中:感染和非感染性并發癥高2~6倍,死亡率高2~4倍;住院費增高75%??茖W、合理的營養治療可以使平均住院時間縮短1-2天,從而提高床位周轉率20%左右。
美國公立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的調查發現,30%-50%的醫院病人存在營養不良。美國外科病人的營養診治率為40%-50%,腫瘤放化療為100%,兒科為40%-80%的住院病人得到了營養診治。
2011年我國住院患者為1.2億人次,其中約40%的患者存在營養風險。在這些患者中,只有10%進行了營養診斷和治療,推算因此拉長平均住院時間1天—2天,由此產生的年醫療費用達400億元—800億。
包括減少靜脈營養藥品的使用,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減少單個病人總體藥費支出,增加診療費用,縮短病人住院日,進而提高床位周轉率,醫院總體收入提高。
同時廣泛的營養風險篩查和營養治療使病人康復快、服務滿意度提高,生產相應的社會效益。
- 精英集結!直擊“第十屆中國... 2019-06-20
- 第十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于2019年6月19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盛大開幕。展會展出總面積達200,000平米,匯集2,500...【詳細】